当前位置:文章详情
在莫桑比克岛有位“中国姑娘”
时间:2021-09-19 来源:《走进非洲》
   

  “中国人几百年前就来到了莫桑比克。”当我听到这种说法时,有些意外。这件事还是帕温德告诉我的,那时,我刚到莫桑比克。

43.png

莫桑比克

  帕温德是莫桑比克解放阵线党的总书记,他告诉我说,中国人最先到达的那个地方就是莫桑比克岛,属于现今的楠普拉省,他在那儿当过省委书记,至今他的家也还在那儿。

  帕温德建议我能到楠普拉去看看,这引起了我的兴趣。

  在后来与当地人的交往中,我陆续知道了一些有关莫桑比克岛的传说。

  莫桑比克岛距离楠普拉省很近,是一个面积不到一平方公里的孤岛,岛上的居民多是穆斯林教徒。根据楠普拉当地口口相传的说法,中国人、阿拉伯人比葡萄牙到达那里的时间要早很多。

  20世纪90年代,莫桑比克岛的历史和岛上的古建筑物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我应邀到楠普拉省访问。

  当我看到日程表,很高兴,因为楠普拉省政府已经把莫桑比克岛列入了此次访问的日程安排。

  从省会楠普拉到莫桑比克大约有200公里,一条很普通的沥青公路,地面上坑坑洼洼,车跑不起来。

  我们用了将近四个小时才到达了同莫桑比克岛只有一水之隔的陆地边缘。

44.jpg

比莱尼岛

  从陆地眺望,莫桑比克岛犹如镶嵌在印度洋上的一块碧绿的翡翠,简朴、自然。碧水蓝天紧紧相连,朵朵白云错落有致地在小岛上空悠闲地飘荡。

  喧嚣的历史已经久远,此时,除了微风和空气流动的咝咝声,一切都是那样的安静。

  陆地与岛之间有一座小桥相连。桥很窄,很单薄。

  当我们的车队上桥时,未见到任何其他车辆,我知道,这是事先做了安排,其他车辆禁止通行。

  桥的对面,人头攒动,彩旗飘扬。直到此时,我才知道,当地政府要在我登岛的那一刻,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这也许就是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

  客随主便,入乡随俗吧!

45.jpg

登岛时受到欢迎

  我一下车,当地的政府官员马上迎上来,首先给我介绍的是20世纪70年代参加抵抗葡萄牙殖民统治的游击队老战士。

  这些人都是为莫桑比克国家独立解放而浴血奋战的老战士们。他们站成一排,穿戴整齐,胸前佩戴绶带勋章。

  老战士们参加重要的欢迎仪式,这是莫桑比克国家礼宾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逢莫桑比克重大节日,老战士们都要身着戎装,列队等候检阅。我快步走到老战士们面前,与他们一一握手,互致问候。莫桑比克已经独立30多年,这些老战士大多年事已高,我从内心里真有些过意不去。我清楚,接待部门是以这种方式表达莫桑比克对中国的友好和尊重。

  这时,热情好客的岛上居民不停地高呼着欢迎的口号,唱起欢迎的歌曲。

  听歌曲的内容,才知是特意为我来访而编写的。此时,我的心情是复杂的,确切的说,有些不安,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岛上居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善。

  在震耳欲聋的音乐声中,欢迎人群载歌载舞,围着我们一行人不停地跳、唱,我也应邀加入了舞蹈的人群中。

  根据日程安排,晚上我出席了专场文艺演出。

  演出在欢快的非洲乐曲中拉开序幕,一群几乎赤身裸体的男女演员们以非洲特有的舞姿走到台上。强悍、充满激情的鼓乐声阵阵响起,演员们的舞步越来越欢快,歌声越来越嘹亮,情绪越来越高涨,舞姿热情奔放,充满着原始的美与活力。

  刚开始,觉得有点眼花缭乱,仔细揣摩,发现舞蹈确实粗犷不羁,动作不复杂,但每个动作都做得很到位,动感十足,特别是其肢体语言感染力极强,令人感叹不已。

  演出期间还有个小插曲。

  突然音乐声停了,几名演员默默地站在台上,轻轻地晃动着身体,台上台下鸦雀无声。

  突然,一个演员从台上跳下,飞似的向我冲来。坐在我身边的两位当地官员,迅速起身将他拦住。事后才知道,这个节目是当地独有的,历史悠久,究竟有多久,无人知晓。

  我的到来使他们打破禁令,主要是让我开开眼。可见他们对中国客人是何等的看重。

  当天下午,我参观了岛上的圣·保罗宫博物院。该馆始建于1619年,至今保存完好,建筑风格古朴、典雅,给人一种历史感。

  据说,这里曾是葡萄牙总督府,是葡萄牙殖民统治莫桑比克时期的政治中心,不知在什么时候改造成了博物馆。走进博物馆,有种亲切感,同时让我惊奇和惊讶。馆内的文物是那样的熟悉,好像在哪里见过。仔细观看,发现馆内的藏品主要是来自中国古代的瓷器。

  馆长很热情,破例让工作人员撩起了红色的栏绳,邀我走进一个专门摆放贵重物品的展厅,让我近距离观赏。

46.png

中国瓷器

  展品大致可分为三类:瓷器、漆器和陶器。瓷器最多,有碗、盘、碟、盏、尊等,还有龙桌、龙椅。

  这批藏品质地细腻,做工精致,图案纹理清晰,微微凸起,烧制考究,色彩绚丽,给人以立体感。瓷器多为明代的青花瓷。

  从一些雕有龙的展品来看,应产自官窑,是为明朝内廷所制。这些名贵的瓷器是如何来到莫桑比克岛的,已经很难说清楚。传的最多的是葡萄牙人运来的,还有一种说法是从附近海域沉船中打捞上来的。

  博物馆内有一个展区,展出从海上打捞的中国瓷器。我仔细辨认,这批瓷器全部是产自中国明朝。在展区的一侧竖着一块牌子,上面介绍,这些瓷器是从葡萄牙人的沉船上打捞上来的。

  在葡萄牙人到达莫桑比克岛之前,岛上的最早先民是班图人。班图人的发源地是现在的喀麦隆。他们从非洲的北部往南迁移,最后定居在了该岛上。大约在10至16世纪间,阿拉伯人来到了莫桑比克岛。1507年,葡萄牙人登岛,打败了阿拉伯人。从此,莫桑比克岛成了葡萄牙人去往东方的一个重要据点,也成了葡萄牙殖民政府的首都,直至1898年。在16至17两个世纪里,葡萄牙人与印度的贸易占有支配地位,那时,岛上贩卖奴隶的贸易相当繁荣。

  岛上的文化具有多元化特征,至今,依然保留着具有葡萄牙、阿拉伯和印度风格的古建筑群。

  莫桑比克岛见证了葡萄牙人航向东方,开疆拓土的历史,在这一过程中,莫桑比克岛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葡萄牙人到达中国的时间说法不一,比较认同的说法是1557年在澳门登陆并定居。也有传说,葡萄牙人到达中国沿海的时间是在1535年。葡萄牙是在15、16世纪崛起的第一个世界级强国,开启了航海大发现的历史进程,但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基本认同葡萄牙人是以莫桑比克岛为跳板向东方拓展的说法。从葡萄牙人登上莫桑比克岛的时间来看,要早于到达中国的时间。

47.jpg

岛上中国人的后裔——“中国姑娘像”

  博物馆内的墙壁上挂有一幅被当地人称为“中国姑娘”的照片。馆长知道我来自中国,因此十分热情地向我介绍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

  在莫桑比克民间一直有这样的传说:几百年前,中国人来到了莫桑比克岛,他们在岛上定居并与岛上的住民通婚,他们的后裔一直延续至今。我算了算,几百年前的中国人,也只能是郑和下西洋的船员。那么他们是如何到达这里的呢?

  郑和率领的船队七下西洋,不是为了开疆拓土,收集香料,目的很单一,就是到处宣扬大明王朝的皇威,当然也会做点儿易货贸易。

  莫桑比克岛水域风大浪急,经常刮龙卷风,可以想象,在那个时代,质量不高、船体不大的木船在狂风大作的海洋上航行遇险的几率有多高,那些能脱险登岛的人实属不幸中的万幸了。

  登上小岛的人,知道已经没有返回故里的希望了,留下来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仔细观察,岛上的人确实有点像东方人,只是肤色完全本地化了。看着这张中国姑娘的照片,我突然感到心中一阵酸楚,为我们先人们的不幸遭遇感到心疼。相信他们一定吃了不少苦,几经周转,最后在绝望中生存下来。

  岛上的莫桑比克解阵党组织了一场隆重的欢迎集会,我站在讲台上望去,台下好多人,从他们的体型、表情和神态看确实像中国人。集会结束,天色已晚,趁着天还没全黑,我们又看了看岛上着名的圣·塞巴斯迪昂城堡。葡萄牙人于1558年开始,历时50年修建了这座城堡,目的是保护昔日葡萄牙帝国的海上通道。

  城堡三面环水,墙面宽5米,高15米,长750米。在城堡的四个角上都设有炮台,两个炮台面对大海。城堡异常坚固,易守难攻。1600年,荷兰人先后三次企图攻下莫桑比克岛。葡萄牙人凭借着圣·塞巴斯迪昂城堡的有利地形和坚固的堡垒,击退了荷兰人。

  岛上仅有一家星级酒店,虽然规模不大,但是游客不少,好在我们提前预定了。在孤岛上过夜与陆地上的感觉不同,夜深人静,躺在床上,窗外不时传来大海撞击海岸的波涛声,呼呼、哗哗,声响一阵高过一阵,当海水发出呼呼声响时,我仿佛感到海浪正在把小岛从水中推出水面,当海水发出哗哗声响时,我又仿佛感到了海浪要把小岛拽入海里。

  在睡梦中,我感到小岛在颤抖,在下沉,仿佛大海就要把小岛吞噬。我有一种孤独无助的感觉。不知不觉中,叽叽喳喳的鸟叫声把我唤醒。天快亮了,一缕微弱的白光透过窗帘钻了进来。

  我打开窗门,一股海风带着清晨的新鲜空气袭来,顿时令我神清气爽。深蓝色的天幕笼罩着海岛,灰蒙蒙的海面扑向远方。天空的东方已经渐渐地由灰黑变成了灰白。我们一行人来到海边,海滩上已聚集了很多人,大多是来自各国的游客,是来看日出的。

  大海深处鱼肚白出现了,不一会儿,一道淡淡的粉色出现在鱼肚白的四周,慢慢地变成了粉色、淡黄色、淡红色。突然,东方海面霞光万道,一轮红日跃出海面,海面顿时笼罩在万道霞光之中。

  此时,天已大亮,蔚蓝色的天空,碧绿的海洋,伴随着微微的海风袭来。我们沐浴在初升的霞光之中,漫步在松软潮湿的沙滩上,面对大海,我想放声歌唱。海和海岸的界限分明,蓝蓝的海水,淡黄色的沙滩。看上去,蓝是蓝,黄是黄,互不相干。

  海水不停地抽打着海岸线,一会儿把沙子带入海里,一会儿又把它推回岸边。我索性脱掉鞋子,感受晨曦海水的清凉。突然,有个什么东西碰到我的脚,仔细察看,才发现是被海浪冲到岸边的一块瓷片。相似的碎片,一点点出现在我们眼前。我很好奇,蹲下认真观看,发现这些残片没有棱角,边际被海水冲刷的溜圆。是什么力量把它们雕琢得如此这般?想来它们已被海水蹂躏了几百年吧!

  千万次地被海浪托到海岸,又千万次地被带回大海,循环往复,才磨炼成今天的模样。我们不停地寻找,虽然经过长久的浸泡,但有的图案还清晰可见。无疑,它们来自中国的明朝。这些流浪了几个世纪的碎片,承载着怎样的历史信息,它们是如何到达这里的,也许是永远的谜。

  有没有可能是中国古代的沉船呢?如果是这样,那么在这片海域还有多少沉船呢?又有多少船员葬身大海呢?这座小岛和郑和的船队是否有关联,他们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一连串的疑问,使我百思不得其解。

  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据说有四次到了非洲的东海岸。莫桑比克就地处这一海域,海岸线长达2700多公里,当年郑和到达这里是有可能的,因为这里是通往非洲内陆国家的重要通道。

48.png

1967年,岛上建造了一座桥梁连接大陆

  500多年前,当时的海上强国葡萄牙看上并占领了这块土地,并成为殖民首都300余年,莫桑比克岛极有可能是葡萄牙向东方国家拓展的桥头堡。

  600多年前,莫桑比克这一带有很多土着人部落,他们有语言,但没有文字,所以,历史上发生的事只能靠口口相传。

  中国人来到莫桑比克岛上的传说已经流传了几百年,“中国姑娘”已经变成这里一个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代名词。

  我问过当地官员,岛上有多少“中国姑娘”?

  “没有统计过,估计不会很多,因为后来很多中国人的后裔陆续迁徙到他乡。”他们这样回答我。

  站在印度洋的边儿,遥想600多年前中国的航海家们在汹涌的大海上经历了怎样的艰难险阻,在飓风和惊涛骇浪中,经历了怎样的惊心动魄,又有多少人葬身在大海,家乡的亲人又怎样在痛苦和绝望中期盼他们归来。

  结束了对莫桑比克岛的访问,在回来的路上,我还在想着那位“中国姑娘”,想着魂断他乡的先人们。